毕业论文查重失败会是由什么原因所造成的?
论文查重没通过,主要源于这几方面:
引用不规范,漏标出处。 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。论文里用了别人的话、观点或者数据,哪怕加了引号,如果不清楚注明从哪本书、哪篇文章抄来的(作者、年份、页码都得写清楚),查重系统是不会认账的。它只看字句重复,结果就是你用了,却不告诉它出处,它当然标红。
改写不到位,换汤不换药。 想把读到的内容变成自己的话写出来,但动得不够彻底。可能只换了几个同义词,或者调了一下句式,但核心句子结构和逻辑顺序跟原文基本一致。这种表面修改,查重系统一眼就能揪出来。
来源模糊不清,用了自己或别人的旧内容。
直接摘抄教科书、网页等公开资料,只小改几个字。
写作过程中和同学互相借鉴,如果彼此论文中有相似片段,很可能被查出来是相互“参照”。
介绍他人研究时,叙述方式过于接近原作者描述,没有进行实质性的语言重组。
使用了自己已发表的作品段落,却没说明“引用自本人前期成果”。
忘了打标记,或者标记杂乱。 写的时候漏掉一两个引用标记很正常。特别是引用分散、篇幅又大时,更容易遗漏。标记打上了,后面的参考文献列表里又找不到对应的条目,也会让系统起疑。
写作方法错误,围绕查重改内容。 初稿写不出,直接找资料开始“改”。拿着查重报告,就盯着哪里标红了,专门换同义词、拆句子拼句子。这样硬改出来,文章读着别扭,核心内容还是抄来的。费劲,效果差,还可能被人工审查看出痕迹。
最根本的问题:学术不端行为。 买论文、请他人代笔、整篇或大段抄袭他人作品(包括师兄师姐的往年论文)。这个没得说。
要避免,老老实实是基础: 写作时就要养成习惯,一用别人的东西,马上标记来源(作者、年份、页码都得记下来)。用别人的观点,吃透它,放下原文,按自己理解的语言重新组织。标记了多少,后面的参考文献列表就列多少,不能多也不能少。同学交流想法可以,但别互抄写作内容。初稿尽量自己组织思路完成,别图快从抄开始。提交前使用正规查重工具提前检查重点查引用标记是否漏了、规范了,而不是想怎么“改”掉红字。坚决不买、不代写、不整体抄袭他人成果。引用的规范处理最常出问题,也是最需要注意的地方。
2025-07-24 | 作者:paperfree
相关文章
毕业论文校内互检一般低于多少? 论文查重系统是否会去查询往届的毕业论文? 为什么高质量的论文反而更难发表? 修改格式对于论文查重来说很重要吗? 学位论文查重检测需要去进行实名制吗? 毕业论文内容有哪些需要重点注重的方面? 毕业论文查重放到什么时候检测是最好的呢?上一篇: 论文查重结果怎么才能与学校保持一致性? 下一篇: 论文预查重和正式论文查重两者之间到底有何差异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