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要怎么写?
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,说白了就是梳理清楚你这个研究题目别人都做过啥、做到啥程度了、还有什么没搞明白的地方。写这部分关键是要有逻辑、有重点、有评价,而不是简单堆砌一堆论文名字。
1. 从你的研究问题出发
写综述不是无目的地随便找文献看。你的研究题目决定了你需要找什么样的文献。仔细想想你的核心研究问题是什么?围绕这个问题,会涉及到哪些方面的知识?你需要弄清楚哪些背景情况?明确了这些,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查找、筛选文献。
2. 如何找有用的文献
起步阶段,优先瞄准几篇你这个领域里的经典文章或者权威学者的综述性文章。这些文章往往能帮你快速了解这个领域的核心争论、主要流派和发展脉络。它们引用的文献也是高质量的重要来源,可以顺藤摸瓜找下去。别光依赖通用搜索引擎,学校图书馆的学术数据库是核心阵地,学会用关键词组合、引文追踪这些功能很重要。别贪多,找真正和你的研究核心问题密切相关的、质量高的(比如核心期刊、知名出版社、引用次数多的)文献才是关键。读文献时要做好笔记,不仅要记结论,更要记它用了什么方法、得出了什么核心观点、有什么不足之处。
3. 核心任务:梳理、归纳、评价
这部分是文献综述的重头戏,也是最显功力的地方。你找来的文献不是平铺直叙报菜名一样列出来。需要按照某种清晰的逻辑组织起来。常见的组织方式有:
时间轴: 按研究问题的发展历史来梳理,看观点、方法的演变过程。适合有明显历史脉络的问题。
学派/流派: 把不同学者的观点按流派或理论框架归类,比较他们的异同和争论点。适合理论性强的研究。
研究主题/内容: 围绕你的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关键的小问题(子主题),每个子主题下归纳总结相关的研究成果。这是最常见也最实用的方式。
研究方法: 比较不同研究采用的方法,比如定量的、定性的、案例的,各自有什么发现和优缺点。
无论采用哪种结构,核心动作是:归纳整合 + 批评性分析。
整合: 对于某个主题/流派/方法下,好几篇文献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?那就总结出共识点。如果有分歧,清晰指出谁的观点支持什么,谁反对什么,分歧在哪里。
评价(最重要!): 不能只是当传声筒重复别人的话!要动脑子分析:这篇文献的结论靠谱吗?它的研究方法有没有什么漏洞?它的研究视角有没有局限性(比如只关注某个地区、某个群体)?这个研究做完之后,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?
4. 明确指出研究空白和你自己的位置
文献综述的最终目不是讲别人故事,而是为了“搭台子”——引出你自己的研究价值。经过前面的梳理和评价后,你需要很清晰地告诉读者:
总结已有成果: 综合来看,目前在你这块研究领域里,大家公认知道了什么?大致达成了什么共识?
指出现有不足/争议: 更重要的是,要指出目前研究还存在哪些明显的空白?哪些关键问题还没解决?哪些方法有缺陷需要改进?哪些相互矛盾的观点需要进一步澄清验证?
连接你的研究: 水到渠成地表明:你的毕业论文就是要来做“填空”或者“拨乱反正”这项工作的!
2025-07-08 | 作者:paperfree
相关文章
极低的毕业论文查重率真的好吗? 论文查重第一次没过会有什么影响吗? 本科生毕业论文初稿要查重吗? 论文发表前需要做哪些准备? 论文查重是在定稿前还是定稿后? 论文查重系统中的数据资料库有什么用处? 论文查重率越查越高是什么原因?上一篇: 论文提交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? 下一篇: 论文的排版会不会影响论文查重结果?